在今天看見明天
熱門: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

獨家解密!出身恆春鄉下的小子 為何能坐上央行最大位?

獨家解密!出身恆春鄉下的小子 為何能坐上央行最大位?

今周刊編輯團隊

美好告別

攝影/吳東岳

1106期

2018-03-01 11:39

2月26日,掌理央行20年的彭淮南卸任,把掌門人的印信交給原副總裁楊金龍。台灣央行誕生了第一位由內部培養出來的總裁,卻也是產經界最陌生的總裁。

 

一位金融界大老的第一個反應是「彭規楊隨」!當昔日長官彭淮南交棒後,卻依然擔任央行顧問時,楊總裁會有自己的聲音嗎?

 

答案要從認識新總裁楊金龍開始。

 

為了勾勒出一個更為豐富的「楊總裁」臉譜,《今周刊》在過年前驅車南下,直奔楊金龍的家鄉恆春水泉社區,拜訪他兩位最親密的家人,二哥楊金墻與姊夫吳恒水,兩人暢聊楊金龍的成長、未來挑戰與家人對他的期許。

 

出身不富但不貧乏

 

成長於恆春鎮水泉里的楊金龍,排行老么,上有兩個哥哥、一個姊姊,楊金龍的父親楊天臨,從屏東高農畢業後,曾短暫於警界任職約2年,不久即轉任國小教師,期間歷任恆春多所小學,至於楊金龍的母親,則在水泉國小附近經營一家約4到5坪的小雜貨店,這裡就是楊金龍的老家。

 

「楊金龍一家人,晚上就在這擠著一個(約2到3坪)的小通鋪就寢。」楊金龍的姊夫吳恒水,指著老家舊址的後方表示。以當時國小老師及雜貨店的微薄收入要供應一家六口,不算寬裕。

 

不過,物質雖然匱乏,楊金龍卻顯得安貧樂道,不但對物質的欲望低,更是力求簡樸。「他一件衣服可以穿非常多年,更甚者,有一次衣服幫他燙好他還不穿,說覺得太新了,要求再洗一洗,『弄皺一點』再穿!」吳恒水略感無奈地笑著表示。

 

楊金龍5年級後就在升學考量下,比照其兄姊,轉學到新園鄉的烏龍國小,並就近住在爺爺家。而彼時,楊金龍的生活起居幾乎都由姊姊一手照料,一直到楊北上念大學後才與其分開。

 

或也因為姊姊的提攜與相伴,讓楊在成長過程中縱使與父母聚少離多,卻始終懷有對家人強烈的關懷意識與責任感。姊夫回憶道,楊金龍大學畢業那年暑假,母親因病住院,而當時大哥務農難以抽身、二哥又在外海跑船,楊金龍每天都在醫院陪伴照顧;幾年前,楊金龍父親肺癌末期在高雄長庚住院,時任央行副總裁的他,也是周周南下陪伴父親。

 

楊金龍的父親楊天臨,是除了姊姊之外,影響楊金龍甚深的一個人。對從小就是「資優好學生」的楊金龍,父親未曾有過打罵,卻叮囑其務必在專業上精益求精。姊夫回憶指出,當年楊金龍想去英國攻讀博士,卻因為已結婚、有小孩,一度相當掙扎,最終是父親的再三鼓勵,才促成其海外圓夢。

 

「金龍的爸爸是小學老師,金龍又是家中最會念書的孩子,因此父親常常鼓勵他,能往上念就往上念,一定要他在專業領域的學識達到頂尖。」

 

「有一次他南下高雄看爸爸,我去病房要帶他回台北時,他跟爸爸道別,眼眶泛紅,當時爸爸身體狀況已經很差……。」姊夫回憶,幾十年的相處,第一次看到楊金龍落淚。

 

血液裡不服輸的DNA

 

對於自我的要求,部分固然來自於父親的企盼;然而,楊金龍本身個性其實就有著不服輸的一面。

 

和楊金龍是政大國貿所長二屆的學長、又在央行共事多年的合庫金控董事長雷仲達回憶,楊金龍從大學開始,就是個非常用功的人,後來楊在央行工作多年,更是戮力工作才能夠得到彭淮南的肯定、並且刻意栽培,顯出他的不容易。

 

而這樣的堅持,亦在2月26日新舊任總裁的交接典禮上,看到一些蛛絲馬跡。「金融科技正快速發展,未來可能改變金融中介的營運模式乃至整個體系結構,央行將以開放態度接納新的金融創意及新需求,並對新科技持續保持關注!」在當天的總裁交接典禮上,一反過去「彭治」下央行對數位貨幣等金融創新的相對保守,楊金龍對金融創新的態度,顯得「溫和而開放」。

 

「平時看他,似乎是低調而安分守己,但這更多是出於他對其他人專業的尊重,不表示他沒有自己的看法。」曾任央行業務局局長、亦為楊金龍擔任副局長時主管的李勝彥觀察。

 

1989年,36歲的楊金龍赴英國攻讀博士後回來,在彭淮南的引薦下進入央行經濟研究處,開啟其近30年的央行生涯,期間歷任經研處研究員、外匯局襄理、行務委員,並在1994到1997年間派駐英國倫敦,擔任央行駐英辦事處的首任主任。

 

1997年他從英國回來,當時因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,央行授命成立相關營運小組,「楊金龍即在時任央行總裁許遠東的授意下,於年底升任業務局副局長,負責該小組相關業務的統籌事宜。」李勝彥指出。隔年2月,時任央行總裁的許遠東要去印尼參加中央銀行年會,楊金龍原也是央行的隨隊官員之一。

 

「他當天突然肚子痛,沒有一同前往,就這樣,與死神擦肩而過……」回想當年大園空難,全家人以為楊金龍在飛機上的光景,吳恒水仍心有餘悸。1998年2月16日,參加完年會的許遠東等一行人,搭上華航的死亡班機,飛機欲降落重飛時失速墜毀,最終機上無一人生還。

 

差點成為這場空難悲劇當事人的楊金龍,即使面對親友,也從未開口提過這件事,情感的內斂與自持,也在該次事件中展露無遺。「他許多事都選擇一個人默默在心頭消化與承受。」姊夫感嘆。

 

不是彭淮南 也不可能成為彭淮南

 

眼前的經濟金融環境,相較於彭淮南在任的20年,已經是另一番光景:若爬梳楊金龍過去發言紀錄,可以發現他在部分議題上有著與彭淮南不盡相同的思路。

 

除了前面提到他對數位貨幣、金融科技的態度更加開放之外,他認同貨幣政策能有效壓抑房市、不認為央行盈餘繳庫是法定責任等,都是別於彭淮南的鮮明表態。

 

至於一般民眾最關注的匯率走向問題,央行總裁固然不宜提出具體方向,但不像彭淮南僅以「市場決定」四字回應,去年5月,楊金龍則語帶玄機的表示「只要對美國順差很龐大,美國政府就會盯住你。」這句說法,被外界認為匯率走向將以台美貿易順差情況為基本指標。

 

走馬上任的這一天,恆春鎮上正為這裡出了一位央行總裁而歡騰不已,二哥家的恭賀電話不斷。在家人的眼中,楊金龍為家族、故里帶來榮耀,也期待著楊總裁時代所展開的新頁……。

 

「你不是彭淮南,你也不可能成為彭淮南,你唯一需要的,就是依循你的信念與專業,走你自己的路!」陪伴楊金龍多年、猶如楊第二個父親般的姊夫,在與記者臨別前,轉述來自溫暖恆春,給楊金龍的叮嚀。毫無疑問地,台灣產經界,想必也想說同樣的話,期待他不僅僅只是彭規楊隨。

延伸閱讀

彭淮南接班人出爐 傳由愛將楊金龍接任央行總裁

2018-01-27

全球央行大放水時代落幕

2018-01-25

央行總裁彭淮南將卸任 傳轉任央行顧問

2018-01-18

林全為什麼不接央行總裁?施俊吉分析原因

2018-01-16

全球央行都要收回資金 買債券基金的人是不是該賣了?

2018-01-04